肛門腫起來一圈可能是肛周濕疹、痔瘡、肛裂、肛周膿腫、肛竇炎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進行改善。
1、肛周濕疹:
如果經常穿緊身不透氣的內褲,或者經常待在潮熱的環境中,容易增加肛門皮膚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色的丘疹,并伴隨腫脹、瘙癢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將藥物涂抹皮膚上,并對患處按摩3~5分鐘,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2、痔瘡:
如果有不良的排便習慣或者經常便秘,可能會導致肛門部位的靜脈回流受阻,引起痔核脫出,容易誘發肛門皮膚腫脹、疼痛、便血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痔切除術治療,每天晚上可以進行溫水坐浴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
3、肛裂:
如果經常便秘腹瀉,會導致肛管皮膚受損,誘發肛門疼痛、肛門腫脹、發紅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肛門皮瓣技術、肛門內括約肌切斷術等手術進行治療,在術后應保持肛門皮膚清潔,每天使用碘伏對肛門進行擦拭消毒。
4、肛周膿腫:
如果沒有做好肛門皮膚部位的護理,會誘發炎癥感染,導致肛周出現炎性滲液,這些滲液在局部聚集會形成膿腫,伴隨著肛門腫脹、疼痛的癥狀。患病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膿腫切開引流術治療。
5、肛竇炎:
該病是發生在肛竇、肛門瓣的急性炎癥或慢性炎癥,通常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在炎癥的反復刺激下,會導致肛竇口部位出現黏液,患者會出現排便不盡、肛門腫脹、疼痛、肛門瘙癢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肛竇切開引流術治療,術后應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患者在治療疾病期間,要定期去醫院做復查,以便于了解病情的恢復情況,同時還應穿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