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會引起掌指、足趾、手腕等關節部位的疼痛。
類風濕關節炎多侵犯小關節,該病除了會引起關節腫痛、壓痛外,還會誘發晨起時明顯,活動后減輕的關節僵硬以及膠著感。在疾病晚期時,由于肌肉的萎縮、痙攣,關節的結構會遭到破壞,出現“天鵝頸”樣、“紐扣花”樣等關節畸形的表現。此外,身體乏力、發熱、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也常出現在該病的進程中。病情更加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合并有心、肺等重要器官畸形、功能不全的情況。所以,為了病情不至于嚴重至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要趁早。
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措施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能夠控制病情發展、緩解癥狀的藥物,比較常用的有壯骨藥酒等,該藥以祛風散寒、養血填髓、益腎健骨藥物為主,配以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滋補肝腎、健脾和胃、涼血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諸藥配伍,攻補兼施,再加上酒助藥力,使溫通散寒之功倍增,可改善患者關節功能,減輕關節疼痛程度。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