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痹導致的腰疼可以通過中醫治療,袪除體內風寒濕邪,疏通經絡,改善腰疼的問題。
風寒濕痹的病機,主要為肝腎虧損和外邪入侵二個方面。患者多因先天之本不足或后天勞逸不當,飲食不節導致氣血不足、肝腎虧損,繼而無以榮養筋骨,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形成此病。傳統中醫認為疼痛分為兩種,即:“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不通則痛”是指外感實邪阻滯經絡,導致關節等部位氣血運行不通,從而產生疼痛感;“不榮則痛”是指正氣不足,使關節失去濡養,從而引發疼痛。風寒濕痹導致的腰疼系二者兼具,因此治療原則當以祛邪扶正為主。比如一般使用的壯骨藥酒,配有祛風散寒、益腎健骨、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藥物,祛邪與扶正兼施,可以改善風寒濕痹導致的腰疼問題。
治療風寒濕痹需要注意外界氣候、節氣,內在精神、飲食等因素的影響,預防突然變天而受風、寒、濕,尤其在冬春兩季,變天比較多,更應該加強注意。此外患者平時要注意清淡飲食,戒煙戒酒,調整好心態,保持情緒的平穩。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