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踝關節跟距韌帶在哪
2020-04-27 1462次
病情描述:
踝關節跟距韌帶在哪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機制踝關節韌帶由內踝韌帶和外踝韌帶組成。內踝韌帶又稱三角韌帶,被脛后肌穿過,十分堅固,并與關節囊緊密相連。當踝關節受到外翻外旋暴力時,常發生內踝的骨折或者是三角韌帶的斷裂。外踝韌帶即腓側副韌帶,它由前距腓韌帶和跟腓韌帶組成。腓側韌帶不如三角韌帶堅固,踝關節過度的內翻可以引起,外側副韌帶的損傷,出現外踝屈位的疼痛、腫脹、關節功能活動受限,需要到醫院檢查就診。01:06
-
踝關節韌帶損傷怎么恢復如果踝關節韌帶損傷不重,穩定性較好,宜行保守治療。第1天,局部冰敷,以減輕疼痛及減少出血。第2-3天,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3~4周。拆除石膏后,非負重下積極主動踝關節屈伸功能鍛練。5周后微痛范圍內,踝關節內外翻活動度練習,及循序漸進步態行走鍛煉。踝關節韌帶陳舊性損傷并踝關節不穩,以粘膏支持帶保護踝關節,注意提足跟及屈踝的力量練習。踝關節韌帶損傷較重者,多需韌帶緊縮或重建術;術后3周內,石膏或支具固定,行足趾屈伸鍛煉及抬腿功能鍛練;術后4~6周,加強踝關節非負重下主動屈伸鍛煉。6周后微痛范圍內,踝關節內外翻活動度練習,及循序漸進步態行走鍛煉。01:24
-
踝關節距骨壞死距骨的壞死常常由于創傷所引起,因為距骨有五分之三的表面都是關節面,只有很少的表面有這種血液供應,來供應距骨這部分的骨質。所以,一旦這部分有血液供應的骨質受到破壞的話,比如距骨頸,就會引起大范圍的壞死。常見的創傷主要由距骨骨折,比如距骨頸骨折、距骨脫位,隨著這種創傷而導致的血管損傷,是引起距骨壞死的最常見的原因。另外,還有一些藥物的因素,比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還有就是一些全身的代謝性的疾病,比如高血脂。出現了距骨壞死以后,大部分的保守治療效果不是特別理想。對于距骨壞死一期或者二期,一般推薦做帶血管蒂的骨移植,或者是做關節鏡的鏡下清理,同時植入一些人工骨或者液體骨。對于像三期、四期這類出現了距骨外形改變壞死,一般采取關節融合或者關節置換來治療。語音時長 2:01”
-
踝關節韌帶斷裂踝關節的韌帶斷裂在臨床上是一種最常見的韌帶損傷,因為踝關節的這個特殊的力學環境,而導致了踝關節這個部位的韌帶容易受到扭傷這種特點。在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距腓前韌帶,或者是距腓后韌帶。還有就是脛腓前韌帶、脛腓后韌帶,脛腓間韌帶還有脛距前韌帶,還有三角韌帶,這些韌帶的斷裂。常見于踝關節的扭傷或者是因扭傷而導致的骨折脫位,同時伴有的這種韌帶損傷,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損傷,需要盡早的做手術來切開復位,同時做一個相關的修復。另外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扭傷,有可能也是伴有這種損傷的,所以扭傷以后一定要盡早就診。如果有類似的扭傷,要盡早處理,否則的話之后可能會反復不斷的扭傷,或者出現容易跌倒這樣的情況。語音時長 1:45”
-
韌帶在哪?韌帶遍布全身,有骨骼的地方就有韌帶。韌帶是連接骨骼的重要組織,每塊骨骼的連接都是由韌帶完成的。韌帶的主要成分是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而彈性纖維使韌帶能夠在負荷下伸展,韌帶的大多數纖維幾乎是平行排列的。所以韌帶的功能更具體更全面,而且通常只在一個方向承受拉力負荷。韌帶
-
韌帶在哪里韌帶位于關節周圍以及相鄰臟器或臟器與腹壁之間,是連接骨與骨、固定內臟的重要結締組織。韌帶具有加強關節穩固性、限制關節過度運動以及固定內臟位置的作用。韌帶由致密的結締組織構成,主要分布在關節周圍,根據其與關節囊的關系,可分為囊韌帶、囊內韌帶和
-
踝關節距腓前韌帶損傷最慢多久恢復傷筋動骨一百天,最晚六個月
-
踝關節韌帶修復術后痛不欲生術后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