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寶寶42天了黃疸值還有8,正常嗎
2020-07-20 1798次
病情描述:
寶寶42天了黃疸值還有8,正常嗎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新生兒10天黃疸值多少正常大部分孩子就是10天左右,黃疸基本上消退,一般來說,小于6毫克就應該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有的孩子11、12,如果孩子一般情況好,他可能也屬于正常。所以要判斷孩子黃疸就是多少,一定要先看孩子一般情況,像10天之內就是正常值,它沒有一個正常的標準,我們只能說臨床上病理性黃疸,正常的孩子不能超過12.9毫克每分升,這就是生理性的從界限來判斷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但是說具體的值,還要根據他的出生的天數,或者出生的日齡。所以正常的孩子,如果咱們就說10天,如果沒有超過12.9,就可以視為正常的。所以家長在這一方面不要過于的擔心黃疸,就過度的診斷和治療。目前在我們國內存在兩種情況:第一,是過多的擔憂,孩子有可能發生膽紅素腦病來進行過多的診斷或治療。第二,就是對于孩子的黃疸就不重視,以便最后造成嚴重的后果發生膽紅素腦病。所以發生黃疸以后,要先看看醫生,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判斷,作出診斷和治療的決策。01:40
-
19天寶寶黃疸正常范圍對于19天的孩子來說,首先我們先要確認一下這個孩子是早產還是足月兒。如果這個孩子是一個足月兒,正常情況來說,黃疸就應該完全消退了,也就是皮膚不應該再有黃染了。但是如果是一個早產兒,孩子生后19天仍然可以有皮膚黃染,只要他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也就是我們實際上可以去查詢,他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那么就是可接受的。因為早產兒一般是生后四周,黃疸才會徹底消退。除此之外就要看孩子黃疸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是因為感染引起的黃疸,黃疸水平也比較高,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做相應的處理,不但要退黃,還要針對原發病做處理。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因為母乳喂養導致的黃疸,這個時候只要孩子生長發育正常,吃喝拉撒都好,黃疸水平又不是特別高,我們可能并不需要做特別的處理,只要觀察、等待,自行消退就可以了。所以對于孩子19天黃疸還沒有消退,我們要請醫生結合孩子的日齡、胎齡和他當時的狀態,以及引起黃疸的原發病來確認是不是異常,是不是需要處理。01:26
-
42天的寶寶測黃疸值10.8正常的孩子在滿月之內黃疸是肯定消退的,如果是足月出生的孩子在出生半個月之內黃疸就可以消退。如果出生42天了黃疸值仍然這么高,需要考慮有病理性黃疸的可能。如果是母乳喂養也有可能會出現母乳性的黃疸,可以考慮暫停母乳三天觀察一下效果,如果黃疸有明顯的改善,那應該就是母乳性的黃疸,一般是問題不大的。但是如果仍然沒有明顯的好轉,需要考慮查一下具體的病毒感染的情況,例如巨細胞病毒感染,或者一些其他的指標例如肝功能等。這樣的黃疸只需要及時退黃,可以吃退黃藥茵梔黃顆?;蛘咭饤d黃口服液等。如果黃疸再一次持續的升高,可以考慮照射藍光退黃,而且持續黃疸或者之前黃疸非常明顯,還需要考慮做一下顱腦的檢查,看是否已經形成了核黃疸的情況,這個是容易留后遺癥的。語音時長 1:30”
-
42天寶寶黃疸多少正常對于42天的寶寶來說,黃疸值應該不超過五毫克每分升,這樣才是正常的。但是有部分孩子如果總是曬太陽,或者是家族中皮膚偏黑一些,有這樣的遺傳,也會出現皮膚黃疸略高一點點,六或七這個樣子。但是有部分寶寶如果純母乳喂養,會存在母乳性黃疸,所以也會高出正常,而這種情況下也不完全把它歸為病理性黃疸。停母乳三天之后去判斷,如果黃疸數值明顯的減輕,就說明是母乳性黃疸,只要多多的曬曬太陽,多吃多拉,大約兩到三個月就可以消退了。所以,42天的寶寶在母性黃疸情況下,會略高于正常的,但是也不完全歸屬于病理現象,其他沒有哺乳性黃疸的孩子,不超過五,皮膚偏黑一些,或者是曬得特別黑一些的寶寶,六七個也是正常的。語音時長 1:39”
-
產后42天了還有紅色的血正常嗎這里的還有紅色的血臨床上指陰道還有紅色的血。產后42天了陰道還有紅色的血是否正常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若是生理因素所致,通常正常,若是病理因素所致,通常不正常,如有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1、通常正常:產后子宮會不斷的收縮,宮腔內的蛻膜組織則會逐漸排出,此時會排惡露,也會出現陰道有紅色出血,如果產后4
-
24天寶寶黃疸值多少正常24天寶寶黃疸值大約在10μmol/L正常,可以適當的喝一些溫開水,有利于癥狀減輕。寶寶黃疸是指新生兒期有膽紅素代謝異常超出人體的代謝能力,引起體內膽紅素水平升高,使皮膚鞏膜以及其他器官發黃是常見的臨床問題,如果黃疸數值在10μmol/L一般正常。黃疸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生理性黃疸一般是在出生
-
55天的寶寶黃疸值還有8.9正常嗎這個黃疸值是偏高的。但是還有一個過程,平均值在6以下才是正常。
-
寶寶已經50天了,黃疸值是8可能是母乳性黃疸
健康自測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
醫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