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腎損害分為兩大類,由疾病本身所致或由治療藥物所致。
類風濕關節炎可直接引起。臨床表現為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腎功能損傷都不明顯,類風濕關節炎也可通過引起系統性血管炎導致,急進性腎炎表現為明顯的血尿伴蛋白尿、急性腎衰竭。患者同時具有皮膚潰瘍、神經病變等系統性血管炎的表現,此外長期慢性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可以引起繼發性淀粉樣變,患者出現蛋白尿和慢性腎功能不全。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藥物中,金制劑,青霉胺和非甾體抗炎藥均可引起膜性腎病,臨床表現為慢性腎炎綜合征或者腎病綜合征,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以及部分中草藥可導致慢性腎小管間質疾病,臨床出現夜尿增多、多尿以及肌肉無力、骨質疏松等低血鉀和代謝性酸中毒的癥狀,并可發急慢性腎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