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我國大約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臨床癥狀很不典型,易被漏癥或誤癥。老年人或糖尿病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時往往不出現疼痛癥狀,而表現為胸悶和氣促,下壁發生梗塞時,病人可以上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為主要癥狀。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3小時內病人可以出現各種心律失常為主要表現,急性大面積心肌梗塞時,病人可表現為突然咳嗽,氣促,肺部啰音,四肢濕冷,大汗虛脫或暈厥,血壓下降等。有時不典型的心絞痛可以表現為頭痛,咽痛,牙痛和上頜痛等。當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病人,出現難以解釋的上述癥狀時,應考慮為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另外,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的心電圖表現及心肌酶學檢查也可表現為不典型性變化,對于懷疑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應根據臨床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嚴密監護,必要時可做心肌核素顯像和超聲心動圖檢查,直至心肌梗塞的診斷明確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