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病人應保持肢體功能位,進行關節肌肉被動活動。生命體征平穩后,開始在床上、床邊、下床的主動訓練,時間應從每五到十分鐘開始,逐漸每次30到45分鐘,如無不適,可二到三次每天,不可過度用力或憋氣。失語者進行語言訓練,建立康復治療程序。
康復治療程序的七個階段,包括床上正確體位,床上運動,做起訓練,坐位平衡訓練,站立平衡訓練,步行訓練,上下樓梯訓練。
床上體位放置監測,臥位、頭向肩側位、頭向肩側臥位、膝蓋與床面成直角、肩前伸,腕、肘、指、各關節伸展,放于胸前的枕墊上,向頭頂放上舉約一百度。患側下肢完全有枕頭支撐,髖自然屈曲,足不要內翻,健側上肢自然屈曲放在胸腹前面,健側下肢平放在床上,輕度屈髖,伸髖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