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癲癇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局灶性癲癇綜合征。一般患兒的生長發育是正常的,根據發病時間可以分為早發型與晚發型兩種。
其中早發型發病年齡為一到十四歲,高峰為四到五歲,無性別差異,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局灶性發作,以自主神經發作為主。主要表現為發作性嘔吐和自主神經發作持續狀態為特征以及頭眼的偏斜。腦電圖表現為功能性棘波,主要是多灶性高波幅尖慢復合波,在后頭部更為突出。
而晚發型良性兒童枕葉癲癇,主要表現為發病年齡在三到十五歲,平均年齡為八歲,無性別差異,發作癥狀表現為簡單式幻覺,視盲并常伴有眼睛偏轉,發作后頭痛以及嘔吐,發作往往頻繁,多在清醒中發作。腦電圖顯示一側或雙側枕區的癲癇樣放電,預后相對良好且具有自限性,治療上可以首選卡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