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原是一種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屬嗜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族。這類病毒具有感染的種族特異性,彼此不發生交叉感染。
在電子顯微鏡觀察下該病毒有3種不同形態:①小球形顆粒,②管形顆粒,③大球形顆粒。
乙肝病毒以雙層結構,由7nm外膜和27nm的內核組成。外膜均由表面抗原組成,不含核酸。丹氏顆粒外層為表面抗原衣膜,被稱為獨特的乙肝核心抗原(HBcAg)。從中可分離出核酸,即病毒的基因組成。
由于乙肝病毒形態的特殊性,決定它的外膜還可與丁型肝炎病毒相組配。在感染人的過程中它既可呈急性病變,又可持續遷延形成慢性感染。病毒的基因一旦整合到人的肝細胞中去,又可成為原發性肝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