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綜合征目前并沒有自愈的情況,而且本病并無根治方法,主要是替代和對癥治療,治療目的是預防因長期口眼干燥造成局部損傷,密切隨診觀察病情變化,防止本病的系統損害,當然也不要過度悲觀,一定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和正常心態,積極的配合治療,因為病變,若僅局限于唾液腺,淚腺,皮膚黏膜,外分泌腺體者通常預后良好,經適當治療后可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內臟損害者經有效治療后大多也可以控制病情,如治療不及時,病情可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妙手醫生精選
干燥綜合征有自愈的嗎
00:00
1:33
醫生主講實錄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干燥綜合征干燥綜合征,是我們風濕免疫性疾病里面一種比較常見的類型。咱們有一些就是學者專家,把干燥綜合征跟紅斑狼瘡之間,就等同于姐妹病,它兩個之間因為都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一個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它叫姐妹病。雖然叫姐妹病,但是一般情況下,干燥綜合征沒有紅斑狼瘡那么嚴重。當然它同時會產生一些自身抗體,但是它的嚴重的程度往往比紅斑狼瘡要弱一些。雖然弱一些,但是我們干燥綜合征也需要規律的隨訪、治療、觀察。它的主要臨床的表現主要是口干、眼干,這些干燥的癥狀。同時在血里面有自身抗體,如果查血會查到自身抗體,這樣的特點。01:15
-
干燥綜合征治療干燥綜合征的治療分兩大類,中醫中藥的治療,和西醫西藥的治療。首先,講一講西醫的治療。干燥綜合征的診斷一旦確立,治療是很重要的,針對他腺體的減少,西醫最常見的是用羥氯喹,它對血管炎的改善,腺體分泌的改善,有很好的作用。第二個,小劑量的皮質激素,強的松對于腺體的抗炎抗過敏,增加血液的通透性是很好的。第三個,就是應用一些中成藥,像白芍總苷,對保護腺體的分泌和滋潤,都是很有好處的。中醫中藥對于干燥綜合征,有悠久的歷史,我們中醫講的燥證,就是干燥綜合征的典型表現。一般來講,主要是針對病人的肝腎陰虛,來辨證施治,用湯藥來進行治療,效果也還是比較好的。02:00
-
干燥綜合征會自愈嗎干燥綜合征是不會自愈,有一部分干燥綜合征患者沒有系統受累,僅僅表現為口干、眼干等癥狀,以唾液腺和淚腺功能受損為主要表現,這類患者有可能癥狀比較輕微,通過改善口干、眼干對癥治療以后,癥狀就可以明顯緩解,給患者以自愈的假象。即便是這種病情比較輕微的患者,也應該定期在風濕免疫科隨診,以隨時評估病情變化,了解是否合并系統損傷。而對于已經出現系統損傷的患者,比如血小板減少,間質性肺炎,腎小管酸中毒,則需要定期隨診,長期服用藥物治療,隨意停藥很容易導致病情復發,甚至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影響患者預后。大多數干燥綜合征患者通過合理治療以后,能夠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一小部分患者預后比較差。語音時長 01:14”
-
干燥綜合征能自愈嗎干燥綜合征不能自己治愈,干燥綜合征是一個風濕免疫系統疾病,主要累及到外邊泌腺體而且屬于一種慢性疾病。這類患者大多數預后比較好,在早期患者只是以局部的口干,眼干等癥狀為主,有些患者隨著病情時間的延長,可能會出現腎臟或者是骨骼肌肉,消化道,肺臟等其他臟器受累的情況。在早期患者如果應用人工淚液或唾液減輕局部癥狀的時候可以不需要服用藥物治療,只是以預防因為長期口眼干燥造成局部損傷為主。如果對于本身自覺癥狀不明顯的患者就不需要用藥物治療,同時患者化驗相關的檢查一般是沒有異常的,這類患者可能造成一種自愈的假象。但是也應該定期到門診隨診,比如半年或一年去監測尿常規,血常規,肝功免疫球蛋白等,了解評估是否存在臟器受累,如果有了病情變化則需要及時用藥物干預治療。語音時長 1:42”
-
干燥綜合征有痊愈的嗎病情分析:干燥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的自身免疫系統的疾病,它主要是出現外分泌腺淋巴細胞浸潤的情況。目前病因和發病機制還不是完全清楚。對于干燥綜合征來說,目前沒有治愈的辦法。意見建議:建議患者能夠積極治療,主要是進行對癥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眼干、口干等癥狀;如果合并有內臟的損傷,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治療。
-
干燥綜合征的病因有哪些病情分析:能引起干燥綜合征的病因,主要是遺傳因素,感染因素,環境因素。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導致免疫功能的紊亂,而引起了疾病。意見建議:患者平時還要適當的運動和鍛煉,增強體質,也要注意避免勞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還要堅持有效的治療,和定期隨診,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
干燥綜合征相信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干燥綜合征”這個疾病名稱,確實,這是個比較少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是一種主要侵犯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體的一組彌漫新結締組織疾病。臨床以口干、眼干為主要特征。本病發病年齡多在40歲~50歲左右,以女性多見。本病臨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常見的是前者,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
有患干燥綜合征的嗎干燥綜合征是風濕免疫科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這是一種慢性結締組織病,所以是有不少患者患有這種疾病的。干燥綜合征多見于女性,成年女性的患病率能達到0.5%到1%,男女比例為1:9-1:10,好發年齡在30到60歲,約占全部病例的90%左右,但是疾病也可以發生于任何年齡,包括兒童和青少年。曾有調查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