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是食物在體內經消化的最終產物,糞便檢測對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腸道的肝、膽、胰腺等器官有無病變,間接的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系統的功能狀況有重要價值。大便常規檢測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一般性狀檢查:比如量、顏色與性狀氣味、寄生蟲體、結石等。
2.顯微鏡檢查:主要檢查以下方面的內容:細胞、食物殘渣、寄生蟲和寄生蟲蟲卵等。
3.化學檢查:主要為糞便隱血試驗。
4.細菌學檢查。
大便常規主要的臨床應用有以下幾個方面:腸道感染性疾病、腸道寄生蟲病、消化吸收功能過篩試驗、消化道腫瘤過篩試驗、黃疸的鑒別診斷等。
大便常規檢查比較全面,大便常規正常時得腸癌的幾率基本可以忽略。但是一旦發現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便意頻繁、大便變細時需要及時去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結合大便常規,內鏡或直腸指診等檢查,必要時做病理活檢以明確診斷,并進行相應的治療或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