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指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的皮膚相通的感染型的管道,又稱為肛管的直腸瘺,其內口常位于齒線的附近,外口常位于肛周的皮膚上,瘺口長年不愈。民間根據它的主要癥狀,是從肛門周圍皮膚創口內不斷地向外流膿和膿血,就像破房子經常漏水一樣,以前的人們經常把這種病稱為瘺。
瘺是人體腔內和體外兩個互通的創口的管道,它可以由體內向體外進行漏出分泌物和膿液,嚴重的肛瘺可見糞便的流出。一般主要的原因是肛門直腸周圍的膿腫、破潰或者是切開引流以后,膿液從外口進行流出,但原發感染多在肛竇,肛竇則是繼發感染的門戶,反復的感染形成了瘺道。
瘺道多在肛門括約肌之間通過,由于括約肌經常不斷的收縮與舒張,壓破瘺道,影響膿液的排出,容易儲存一些膿液,造成了一些難以愈合的感染。直腸內有一定的壓力,將直腸感染物質與糞便、氣體,可經常不斷地從內口進入瘺道,刺激一些腔壁,繼而感染后由外口排出,這也是造成瘺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