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中暑患者監測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降溫期間連續監測體溫變化,逐漸使體溫降到37到38攝氏度。
二、放置導尿管,監測尿量,應當保持尿量大于每小時三十毫升。
三、中暑高熱患者,動脈血氣結果應當予以矯正。
四、發病24小時可以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最常見于48-72小時,因此應當嚴密監測有關離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實驗室參數。
在臨床上中暑患者監測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降溫期間連續監測體溫變化,逐漸使體溫降到37到38攝氏度。
二、放置導尿管,監測尿量,應當保持尿量大于每小時三十毫升。
三、中暑高熱患者,動脈血氣結果應當予以矯正。
四、發病24小時可以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最常見于48-72小時,因此應當嚴密監測有關離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實驗室參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